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业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C制造业-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71铁路运输设备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业务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2.4.1铁路高端装备制造”。
20世纪60年代以前,铁路养护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以小型养路机械为主。我国相继成功研制了捣固镐、清筛机、钢轨打磨等小型养路机械,取代了大部分手工作业,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较好地满足当时的铁路维护要求。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铁路系统快速地发展,铁路运输密度明显提高,小型养路机械工作效率低、作业质量不高,不足以满足发展要求,而同一时期,德国、美国、法国、日本等铁路发达国家,大型养路机械已成为铁路养护的主要作业手段,且产品质量与使用性能均达到较高水准。我国借鉴国外铁路发展经验,立足国内实际,确立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再创新”的大型养路机械发展方针。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国内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捣固、清筛、稳定、配砟、物料运输、焊轨车等系列大型养路机械产品的国产化,产品服务于全国大部分铁路线路的维护使用。
目前,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主型机械齐全,附属设备配套,产品性能基本满足我国铁路线路的维护使用,同时国内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还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向其他几个国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大型养路机械的技术进步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大型养路机械被寄予更高的要求,产品性能存在进一步改善、提升的空间。目前,传统的大型养路机械还存在部分作业盲区,桥梁、隧道、道岔等特殊线路养护难度大,高速铁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需要更高标准的无砟线路维护和保养技术,高速铁路扣件拆除、道岔大部件更换、桥隧清筛等高效、智能化新产品将是未来主要研制方向。
最早的轨道车由汽车改装而成,驾驶室没有换向装置,需使用转盘下道完成换向。20世纪 60年代初,出现了长江型轨道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只能在一端驾驶。60年代中期,出现了采用解放牌汽油发动机的木棚车,仍然是只能在一端驾驶,但已有换向装置。60年代末期,从前苏联引进的木棚轨道车开始使用,采用汽油发动机,配置有换向装置和双传动装置,发动机和操纵装置安装在车辆的中部,驾驶座能轻松实现360度转向。20世纪70年代,能进行双向操纵,具有双传动装置的铁棚轨道车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0世纪 90年代末期,四轴带转向架的轨道车开始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随后又出现了更大功率的轨道车,传动方式也从单一的物理运动发展到物理运动、液力传动、电传动三种。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对铁路运量的需求慢慢的变大,铁路列车密度不断加大,铁路运输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钢轨、轨枕重型化已成为新建线路的主要选择。使用环境的改变,作业工况也日趋复杂,对轨道车的性能提出了新的更加高的要求,即要求运行时占用区间时间更短、牵引吨位更大、工作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新的轨道车将采用功率更大、燃油经济性更好、废气排放标准更高的环保型发动机;所选用的零部件常规使用的寿命更长、故障率更低;传动方式也将更多地采用液力传动和电传动,实现装机功率和传动方式的合理匹配,使发动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挥最大效率;实现电磁阀和电控阀控制,使控制自动、准确;安全设施更完善,操作更简单,安全性能更好;司乘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逐步的提升,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我国接触网作业车的发展在我国电气化铁路现代化进程中占了重要位置。现代化的牵引供电设备一定要采用现代化的施工和维修手段,全力发展牵引供电接触网施工和检修机械,实现作业机具现代化,是保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质量的根本措施。
80年代中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随后国内有关厂家也研制出类似的作业车,使我国接触网上部工程
摆脱了靠人拉、肩抗、梯车手工作业的状态,步入机械施工时代。作业车的采用为全方面提高接触网实施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使接触网施工安全得到根本改观。
但当时由于发动机功率小,行驶速度慢;传动方式单一,没办法做到“高速行驶、低速作业”,存在车辆型号复杂、零部件标准化不足等问题,国产作业车在性能、质量、标准上与国外作业车相比仍有相当差距。
目前,我国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部分车型可实现“高速行驶、低速作业”,降低了接触网作业检修难度,也可在带电或不带电的情况下,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接触网绝缘子进行冲洗作业。我国部分企业亦研制出恒张力放线装置,可同时收放承力索和接触导线,较大程度提高了接触网实施工程质量,技术差距与国外相比已有所减小。
随着国铁集团高铁基础设施运维组织管理部门改革的推进,为满足工电供一体化综合维修需求,针对目前铁路作业形式单一、耗时长,不足以满足“天窗”修、集中修的问题,需研制适用于线路、隧道、桥梁、弓网等检测、测量、施工作业的系统及技术,并通过整车系统集成,形成综合检测作业车、多功能检修作业车、高精度测量车等系列新产品,以适应快速高效、多跨度、全方位、集中作业的要求。
轨道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具备极其重大作用。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网络,不仅承担了绝大部分国家战略、经济物资的运输,还承担着客运运输职能,在促进我国资源输送、加强经济区域交流、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轨道交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国家铁路局2011-2023年度铁道统计公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经历了飞快的增长,从2011年的9.3万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15.9万公里,复合增长率4.57%,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由2011年的0.6万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4.5万公里,复合增长率达18.28%。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1-2023年度城市轨道交通统计和分析报告,我国城市轨道运营线.96%。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而铁路具有运能大、运输成本低、绿色环保、占地少、受气候影响相对较低等特点,发展铁路运输非常适宜。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按国土面积计算的铁路网密度和按人口计算的铁路密度仍低。路网数量相对较少、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中西部铁路需要加快发展。
其次,我国经济增速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一定水平,旅客和货物的运输需求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虽然近年来我国既有轨道交通线路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但轨道交通运输供给总体上仍然偏紧,促进轨道交通运输快速增长的基本因素将不会改变。
第三,根据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铁集团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2021年12月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2022年2月五部门和单位(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和国铁集团)联合印发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几年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为轨道交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第四,从世界范围看,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总排放中占比较大,发展轨道交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加快轨道交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在我国大力拓展和升级现有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背景下,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与接触网作业车等装备产品已全面覆盖国内轨道交通网络,为国内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势必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深耕轨道工程装备行业数十载,产品品类齐全、质量可靠,是国内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领先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全国首个同时拥有铁路自轮运转特种设备L2与L3类驾驶员资格实作考试的考点。在铁路领域,公司是国铁集团系统内唯一取得相关产品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并能够研制并生产轨道工程装备的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注重对核心技术的培育。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在道砟清筛车、捣固车、物料运输车、配砟整形车、焊轨车、打磨车、大修列车、高铁道岔大部件应急更换车组、钢轨探伤车、适应长大坡道的重型轨道车、高速综合巡检车等车型的自主研发上取得了成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公司已全面掌握道砟清筛、线路补砟、路基配砟整形、线路捣固、动力稳定、钢轨焊接、钢轨打磨、综合巡检等核心产品的集成技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产品型号合格证(设计许可)53项、制造许可证42项、维修许可证24项,是行业内许可资质数量最多的公司。同时,公司参与制定了《铁路大型线路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5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或修订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立杆作业车》等21项行业标准。
凭借多年来优秀的研发能力、优质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技术支持及全面的售后服务,公司已经成为轨道工程装备行业内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衔接,合理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积极利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提供通勤服务,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市域(郊)列车,增加列车停站数量和在重要客流集散地的停站频率,鼓励高峰时段公交化运营,提高通勤服务质量。探索将重点都市圈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超大特大城市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快速公交网络,科学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推动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发展。”可以预见的,“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工程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发生改变。
(三)公司自身的创新、创造、创意特征以及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情况
公司工程机械研究院承担公司从市场调研、立项、设计、物料计划、样机试制、调试、型式试验、运用考核、技术评审、行政许可取证、用户培训及客户服务的全部过程。工程机械研究院组建以来,不断跟踪国内外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大型养路机械先进技术及专利进展情况,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不断了解客户需求,及时纳入研发设计之中,秉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理念,在技术创新方面,充分考虑到我国高寒、高温、高海拔、潮湿、多山等多重地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不同应用场景下轨道工程装备类产品,为铁路安全、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轨道工程装备诞生至今已有超八十年的历史,轨道工程装备亦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应用,由早期较为简单的机械设备逐渐向环保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公司致力于轨道工程装备的研发创新,经过长期自主研发,构建了接触网施工维护技术、线路检测技术、轨道车设计技术、轨道参数检测技术、隧道与桥梁检修维护平台技术、道砟养护核心技术、钢轨与轨枕养护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已应用于公司的产品。公司通过提升轨道工程装备的性能指标及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来满足下业日益提升的多元化产品需求,为轨道交通运维行业的产业升级提供更加专业、高效、智能的轨道工程装备,属于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对于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投资合理增长、优化交通运输结构、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的构建及高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已逐步进入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如何科学、高效地维护规模如此庞大的运营线路,保障基础设施稳定可靠,从而使轨道交通能够长期安全运营是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公司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轨道工程装备产品及技术的研究与探索,致力于为国家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保驾护航;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轨道工程装备产品供应商,拥有齐全的产品品类和优秀的设计、研发与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覆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轨道交通工程装备产品及服务。公司主要从事轨道工程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业务,基于线路、桥隧、接触网等轨道基础设施的运用状态和变化规律,针对产品不同工况的地理地貌特征、复杂作业环境、线路运营条件以及操作管理要求,为客户提供线路、桥隧、接触网等轨道基础设施施工、养护所需的工程装备类定制化产品,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及接触网作业车。
公司专注于轨道工程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业务,主要客户群体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公司的盈利模式为研发、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轨道工程装备并向客户进行销售,从而获取收入、实现盈利。未来,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继续加强对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实行以销售为指导的采购原则,物资供应部根据安全调度部提出的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并执行生产物资采购计划。公司的物资采购坚持以信息公开、程序规范、集体决策为核心要素,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或不适宜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经集体决策采取公开竞价、公开谈判、竞争性谈判等其他采购方式。
1)以销定产。由于公司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公司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制定生产任务,并安排、组织生产。
2)柔性生产。公司按照生产任务,统筹规划产品结构、出产顺序等,以确定最佳生产模块组合。
3)拉动式生产。公司各生产部门、工序都根据后向部门及工序的需求来完成生产制造,同时向前向部门和工序发出生产指令,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亦缩短从投产到产品交付的整个制造周期。
公司设有销售中心及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海外销售服务部负责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
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主要通过招投标、竞争性谈判与单一来源谈判的方式获取订单,签订合同后依据客户需求,按照技术协议或合同提供产品及售后服务。
公司销售环节业务流程一般如下:1)销售计划管理;2)客户开发与信用管理;3)销售定价;4)合同订立与生成订单;5)验收及发货;6)开票申请;7)收款处理与记录;8)销售退回与售后服务。
公司客户的结算方式主要为分期回款,即合同签订支付预付款、产品验收合格后支付扣除质保金的余款、质保期满后支付质保金。
公司针对下游轨道交通建设、运营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设计和生产定制化的轨道工程装备。国内专业从事轨道工程装备的竞争企业包括中国铁建601186)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与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相比于国内行业内竞争企业,公司在产品资质许数量、技术实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优势。
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铁路网总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高速铁路包含部分城际铁路,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建设‘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以及区域性高速铁路,形成高效的现代化高速铁路网”。国铁集团《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逐步开展,根据2013年3月10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铁道部改革方案公布,铁道部不再保留,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根据《财政部关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司制改革有关事项的批复》(财建[2019]315号),中国铁路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改制后名称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铁路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开拓市场,为具备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机遇。
2013年 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通过多种方式为铁路建设筹集资金;2014年4月,国务院会议再次讨论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2014年6月,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制定了《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持续改革将为行业注入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保障未来铁路建设的持续投资能力。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从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来看,目前轨道交通已逐渐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轨道工程装备产品用于轨道建设与维护,市场前景广阔。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市场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增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营运里程而带来的市场需求,该类需求主要包括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入运营后,铁路运营单位或地铁公司进行轨道工程装备的配备;二是存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原有的轨道工程装备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设备老旧、效能降低或设备毁坏而产生的更新和升级换代需求。
从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来看,铁路发展早、运营规模大,虽投资规模增长幅度趋于平缓,但投资规模基数大;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的增幅超过同期的铁路投资。总体来看,每年轨
道交通合计投资额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这将有利于轨道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根据国家铁路局铁道统计公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经历了飞快的增长,从2011年的9.3万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15.9万公里,复合增长率4.57%,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由2011年的0.6万公里增长至2023年的4.5万公里,复合增长率达18.28%。此外,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有关铁路行业持续改革、投融资及建设的政策措施,如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以拓宽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发行创新型和品种多样的铁路建设债券,并实施铁路债券投资收入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从我国铁路行业投资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铁路总投资规模增速下降,但高速铁路里程、电气化铁路里程(包括新建电气化铁路和传统铁路的电气化改造)都保持稳定增长。此外,我国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加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扩大基建合作(以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行业为主)及促进贸易。铁路是“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核心基础设施,国内外的铁路项目建设期间及铁路建成后的大量工程养护需求都将促进我国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重要手段,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多种制式同步发展趋势。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由单一的地铁发展到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磁悬浮、现代有轨电车和旅客捷运系统等7种制式,其中地铁是最主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23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3年末,我国共有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城市轨道运营线.96%。城轨交通发展日渐网络化、差异化,制式结构多元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各大中心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预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由于起步较晚,与铁路领域相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轨道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基础较为薄弱,技术提升空间大,市场需求旺盛。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存在诸多管理与技术共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借鉴了许多铁路运营维护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要求。因此,公司在铁路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项目经验和良好口碑有利于公司争取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客户,未来该领域的营业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工程机械研究院承担公司从市场调研、立项、设计、物料计划、样机试制、调试、型式试验、运用考核、技术评审、行政许可取证、用户培训及客户服务的全部过程。工程机械研究院组建以来,不断跟踪国内外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大型养路机械先进技术及专利进展情况,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及时纳入设计之中,秉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理念,在技术创新方面充分考虑到我国高寒、高温、高海拔、潮湿、多山等多重地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不同应用场景下轨道工程装备类产品,为铁路安全、稳定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在道砟清筛车、捣固车、物料运输车、配砟整形车、焊轨车、打磨车、大修列车、高铁道岔大部件应急更换车组、钢轨探伤车、适应长大坡道的重型轨道车、高速综合巡检车等车型的自主研发取得了成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轨道工程装备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涉及机、电、液、气、计算机、光学等多学科。公司研发团队人才丰富,专业涉及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铁道车辆、供电、工程机械、装卸机械、机械制造、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等。
公司利用整体规划集成的优势,在积极加强工程机械研究院研发实力的基础上,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等行业内的优势技术力量,并与国际上著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如奥地利帕尔菲格(Palfinger)公司以及中国中车601766)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打造研发的技术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212项、外观专利9项;共获得14项铁道科技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及7项襄阳市科技进步奖;共获得6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及2项市级科技成果鉴定。
公司一直专注于轨道工程装备产品的深化研发,是推动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迄今,公司共参与制定了《铁路大型线路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等5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或修订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立杆作业车》等21项行业标准,行
公司始终坚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将产品水平、工艺装备、工作环境、企业管理、物流和员工素质进行同步改造。通过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和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公司建立了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与工程技术分系统,从设计开发策划、设计评审、电子图档的会签、检索到设计的更改、工艺的审定等工作都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并能够自动生成产品的技术定额、核对装配尺寸,做到设计流程控制的标准化、自动化,提高了设计开发的效率、减少设计数据在流转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在产品设计上,公司贯彻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推行模块化设计思路,尽力扩大同系列和不同系列产品之间的通用部件,以提高公司应对各类顾客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多年来,公司专心致力于轨道工程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生产轨道工程装备的骨干企业。公司始终本着以专有技术、专用设备生产特色产品的方针来推进公司的生产经营。除拥有各类通用生产设备外,还配备了焊接机器人、自动火焰水下切割机、自动开卷校平生产线、机车六片合装机、钢材预处理生产线等多种专用生产设备,并建有热风循环喷漆间及干式腻子打磨间。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配备了完善的试验检验设备及计量器具,包括制动试验室、液压试验室、电子试验室与动力试验中心等。
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已熟悉并了解车辆的结构原理和生产制造流程。产品生产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在设计、型号定型的过程中均被掌握,公司的生产能力在近年来的生产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公司现有工艺文件覆盖了结构和机械加工、钣金制作、液压、电气安装、焊接、涂装、制动、试验、修理等方面,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工艺覆盖率高达100%,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工艺支持,形成独特、完备、系统的工艺体系。
走行部是指机车车辆下部引导车辆沿轨道运行,并将机车车辆的全部重量传给钢轨的部分,是轨道工程装备核心部件之一。目前,轨道工程装备的走行部一般多采用转向架的结构形式,转向架直接承载车体重量,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同时,转向架的各种参数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它不仅传递轨道工程装备的纵向、横向和垂向作用力,还为安装减振装置、制动单元、侧挡装配等提供安装座或吊座。
为保证转向架构架强度,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对转向架的构架进行了静强度、疲劳强度校验计算,并对转向架一、二系悬挂参数、液压减振器阻尼系数等均进行优化。另外,公司按照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制作转向架构架,转向架箱型梁外部焊缝采用焊接机床焊接,两条焊缝同步对称焊接,焊缝质量好,焊接变形小,焊后对构架进行整体消除应力处理。采取这些措施可提高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结构稳定性好,尺寸精度高,为车辆高速平稳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轮对是转向架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轮对的质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故其制造、检修均有严格规定。公司轮对的加工及组装试验均在装有中央空调系统的独立恒温车间内进行,以保证照度、无尘、温度符合标准规定。车间配有数控车轴磨床、数控车轴车床、车轴外圆磨床、车轴探伤仪、轮对拖磨试验台等设备,以有效保障轮对质量。公司的轮对产品均符合TB/T 1463-2006《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TB/T 1718-2003《铁道车辆轮对组装技术条件》和DJZZR-001:2009《铁路轨道车辆及大型养路机械产品生产资质及生产质量认证实施规则-轮对组装》的要求。
制动系统是用以实现车辆减速或停止运行功能的产品重要组成部分,制动能力对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在轨道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中,制动系统的性能十分关键。即使具有高质量的线路、大功率的牵引动力,安全制动问题不解决,高速运行依然无法实现。公司按照相关技术条件对各种制动阀件、制动缸、制动软管等在制动试验室内进行性能测试,确保不合格品不得装车。产品制动管路采用全不锈钢管,并运用单车试验器对整车保压性能进行试验,确保不合格车辆不进行路试。
液压系统是轨道工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作业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公司产品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油泵、液压阀件、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液压软管等)均在液压试验室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装车,有效保证了液压系统各种元件的可靠性;所有管路焊接前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焊接完后进行酸洗磷化处理,去除内部的锈蚀;管路连接前各外露接口均采取严格的防尘密封措施,用定制的专用螺堵进行封堵;液压系统在运行之前,使用过滤机对其进行冲洗并用颗粒计数器检测清洁度,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清洁及可靠性。
涂装质量是提高车辆品质、确保车辆经久耐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配备钢材预处理线、喷砂机、双钩抛丸机等除锈设备,购置了高压热水清洗机、饱和蒸汽清洗机等清洗设备,同时还兴建了热风循环喷漆间及干式腻子打磨间。油漆采用高性能的聚氨酯漆,整车喷漆前在喷砂房对整车钢结构进行整体喷砂,在油漆间内通过热风循环方式进行底层干燥和层间干燥,可有效避免涂装保护层产生针孔、鼓泡、起皱、龟裂、脱落等故障缺陷,使喷漆涂装保护层成为抑制腐蚀介质侵入的优良屏障,从而提高车体的防腐抗蚀性能。
公司是目前国内轨道工程装备行业主要生产企业,产品面向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客户,覆盖了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接触网作业车、物流及装卸设备等类型。公司已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可以为铁路工务、供电、车辆、工程部门、地铁、轻轨公司以及地方厂矿专用线等各类顾客提供品种齐全、性能优越的产品。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产品型号合格证53项,制造许可证42项,维修许可证24项,是行业内许可资质最多的公司。
公司坚持采用国际性的质量标准,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增强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安全性,公司轨道工程装备产品在执行上述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同时执行《TB/T 3520-2018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等行业标准、《GB/T 10082-2010重型轨道车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另外,公司获得了国际焊接学会(IIW)颁发的ISO3834-2金属材料熔化焊标准认证证书与德国焊接学会认证中心(DVS ZERT)颁发的EN15085-2轨道应用--轨道车辆及其部件的焊接CL1级标准认证证书。
公司严格执行产品设计评审制度,强化产品安全评审,优化产品设计,加强产品设计验证,保证方向和根源正确,质量控制深入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通过产品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控制来保证结果的正确。公司对委托制作零部件总成质量控制实施过程控制,所有的零部件经过检验才能装车,重要的零部件需要进行试验才可装车。公司所有产品出厂前均需经过线路试验及作业性能综合调试,保证所有产品在出厂前试验和调试合格。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四个并重转变”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是金鹰重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奋进之年。新的一年,公司将积极响应国铁集团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努力在实现铁路现代化征程中创新实干、当好先锋。以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落实。
2024年公司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及职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四个并重转变”发展战略,聚焦“五个排头兵”奋斗目标,创新实干,全力推进“保安全、拓市场、勇创新、稳预期、防风险、降成本、提效能”经营管理工作,努力实现“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国际化”世界一流轨道工程装备企业,推动金鹰重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贡献金鹰力量。
安全生产方面:全年杜绝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杜绝责任一般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杜绝责任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杜绝责任一般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杜绝责任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确保实现安全年。经营效益方面:巩固公司主营业务行业主导地位,确保国铁、城市地铁、海外业务市场占有率同行业第一。深入实施“四个并重转变”发展战略,稳固配件维保、集装箱业务,拓展工程服务、轨枕业务。
技术创新方面:全年保障行政许可证、授权专利、技术基础整顿车型数量。着手构建产品数字化转型技术平台,产出产品“二代机”样机。
竞争力提升方面:全面掌握控制系统、走行部、核心作业装置“三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核心部件造修能力建设,牢牢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
民生保障方面: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完善工业园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力争职工收入增长高于集团公司平均值,持续落实职工健康水平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密围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努力提升党性修养。始终坚持党对国铁企业的全面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不断完善“回头看”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决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公司决策和管理实践中,确保公司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准方向、稳步前行。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提升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推进CZ创新工程,持续强化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2)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廉洁防线。努力构建“全涵盖、全覆盖、全链条、全贯通”监督体系。一是坚持内容上全涵盖,与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和“八小时之外”监管紧密结合,确保全体干部廉洁自律。二是坚持对象上全覆盖,结合正反面典型,通过廉洁监督、党支部工作专项监督和理想信念教育,督促干部职工廉洁自律,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三是坚持责任上全链条,明确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制定责任清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确保监督责任履行到位。四是坚持制度上全贯通,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结合工作实际推进专项整治,强化巡察整改监督,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实效。
(3)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配合中央巡视“回头看”为动力,紧密围绕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全面梳理并拓展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优秀经验和成功实践,并将其固化为长效机制。二是重点抓好问题整改与专项整治工作,解决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公司发展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三是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目标,紧盯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重点针对新产品样机、库存积压产成品等未形成销售订单的车辆,采取销售、租赁、参与工程服务等方式盘活资产。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牢大安全意识,牢牢把握铁路安全工作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从防事故向防风险转变,提升应急处置水平,以高水平安全保高质量发展。深化安全警示教育,严守安全底线;强化安全监督管控,确保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始终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拓宽市场。巩固国铁市场,站稳行业第一;紧盯路外市场,拓展市场份额;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国际品牌形象;强化产品后市场,提升用户满意度;推动多元业务创新,打造新增长引擎。
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型技术创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铁路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产品研发持续发力;响应国家战略,服务川藏铁路建设;加强技术基础整顿,提升产品品质。
深度融合市场预期与科学生产,革新生产组织工作思路与观念,持续提升生产效率,更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加强造修能力建设,完善生产场地布局,健全造修标准体系。
扎实推进质量体系建设,以解决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持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促进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以质量体系建设为先导,强化质量意识;以建章建制为重要抓手,加强过程控制;以提升产品质量为引领,加强源头控制。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提升生产经营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公司内生动力和竞争能力。划小核算单元,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强化资金资产管理意识,提升利用率;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节能降耗措施,提升净盈利能力。
持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优秀人才选拔任用、能力提升和管理监督,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精心优化机构设置,全面提升组织效能;精准畅通晋升通道,充分激发员工潜力;精细调整薪酬分配,有效优化薪酬激励。
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大局,以服务公司党建工作为主线,进一步提升职工福祉保障水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群团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为职工办实事,增强职工获得感。
轨道工程装备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技术涉及机、电、液、气、计算机、自动化、软件、光学等多学科,需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气控制、工艺流程、信息化、流体力学、自动控制、电子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多项技术深度融合。未来若公司在产品开发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改善、后期的应用领域研究与客户的协同开发、业态创新与新旧产业融合等方面无法获得市场认可,或者公司技术研发无法保持行业内的技术创新优势,将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扩充研发团队,从而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积累,构建了接触网施工维护技术、线路检测技术、轨道车设计技术、轨道参数检测技术、隧道与桥梁检修维护平台技术、道砟养护核心技术、钢轨与轨枕养护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已应用于公司的产品。如果其他竞争者采取不合法的方式获取或使用公司的核心技术,将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的扩散,从而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研发内控制度,并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谨防核心技术泄密。
公司产品涉及装备制造产业。公司上游为钢材、机械、电子等行业,下游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受其上下游产业景气度的影响。
就上游产业而言,钢材、机械、电子等制造产业由于全球经济疲软及环保政策趋严,导致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就下游产业而言,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该等行业受国家政策及国家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等影响。若宏观经济影响导致国家政策变化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放缓将会影响公司产品销量,公司将面临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公司已成立战略规划部,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给管理层更为准确的经营建议。
目前轨道工程装备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未来,若同行业竞争对手优化产品、扩大产能;或者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取得产品和技术的领先优势;或者行业外企业进入轨道工程装备行业,致使市场供应结构发生变化,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下降,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及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将逐步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若未来国家逐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加剧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铁、城铁、海外等市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工程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业务,下游客户主要为铁路运营单位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系铁路行业的特殊性所致。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投资巨大且具有公益性质。国铁集团作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等。
未来,若主要客户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或自身经营状况波动等原因而导致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或付款能力降低,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客户相对集中,公司的议价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作为轨道交通运维设备及服务的提供商,主要为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客户提供轨道维修及养护等工程装备,其中铁路领域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向实际控制人国铁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的销售,该销售构成关联交易。公司关联交易占比较高,主要系铁路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公司的主要关联方国铁集团在中国铁路运营管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所致。国铁集团以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与铁路调度指挥、客货运输经营管理、铁路建设项目及铁路运输安全相关的业务及公司均受国铁集团统一管理。
鉴于公司在轨道交通工程装备领域具备长期制造经验和技术积累的领先地位、中国铁路集中管理的行业背景、国铁集团的行业地位,在我国铁路集中管理的行业背景出现重大调整,导致铁路运输行业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之前,公司与国铁集团及
下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将长期存在。此外,随着我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的不断增长所带来的铁路线路维修、养护需求的持续增加,未来,公司与国铁集团及下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存在持续增加的风险。
公司的关联交易均遵循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关联交易的价格依据市场化且对双方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不存在显失公允的情形。未来,公司将严格履行相关关联交易决策程序,严格按照公允价格执行,保障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公司主要从事轨道工程装备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维修业务,生产工艺涉及焊接、涂装等工艺,生产过程中存在少量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性排放物和噪声。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国家环保政策日益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标准日趋提高,行业内环保治理成本将不断增加。未来,若政府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规范,且公司不能及时加大环保投入,则可能面临整改、限产、停产等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风险。
公司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业务、机构和人员将进一步扩张。公司在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组织设置、运营管理、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将面临更大挑战。未来,若公司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及产品定位,未同步建立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形成更加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公司将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为更好地适应公司上市后的发展需要,公司将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提升公司管理层的管理能力。
轨道工程装备对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产品必须接受专业检测机构的检测。在铁路领域,国家对轨道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设置了严格规定。相关这类的产品的设计、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分别向国家铁路局申请领取型号合格证、制造许可证、维修许可证或者进口许可证,方可生产销售。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增长,对公司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未来,若公司的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不能适应经营规模持续增长的变化以及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或发生投入金额较大、对公司生产经营及财务数据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质量问题整改,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引起索赔、停产等风险,给公司声誉造成较大损害。公司未来仍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的管理能力,维护公司品牌价值。
虽然公司的应收账款债务方主要为国铁集团及下属铁路局、地铁运营公司及大型物流运输企业,信用风险较低、坏账风险较小。但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有可能将继续增加,如果公司对应收账款催收不利或主要客户经营状况等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应收账款仍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将对公司的资产结构、偿债能力、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实时管理,密切关注大额、长账龄应收账款的收回。
公司存货主要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存货规模占比较高。公司期末存货规模较大,主要受行业特点和经营模式所致。存货余额较高可能影响公司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如果下业景气度降低、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存货管控不善,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增加的风险。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存货管理,加快存货周转速度。
公司过去几年毛利率存在一定的波动。公司产品的定制化特点突出,产品从研发设计开始,即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客户产品使用的区域地貌、线路运营环境与条件以及管理要求等差异化因素。即使是应用同一领域、实现同一功能,亦可能因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导致产品存在差异。公司同类产品包含众多细分品类,同一品类亦存在不同配置,不同品类的产品以及同一品类产品的毛利率均存在差异。此外,汇率波动、上下游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销售价格及成本变化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公司毛利率波动。公司未来将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
上一篇: 期货公司大全-金投期货网
下一篇: 中国证券挂号结算有限责任公司